村网通总站 于坨村 769427.nync.com 欢迎您!
张荒地渡口的前世今生
来源:县政务公开办公室作者:孙天骄点击:312 次
《新开河志》记载,张荒地渡口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最开始的渡船是由河北屯叫李大柱的人看到辽河一片汪洋,行人渡河困难,自制木船,一艘能渡七八个行人,后来当地村民张秀廷和李宝元二人各制成了能载三四辆大马车及拉车牲口和一二十个人的大木船,这种船是用两只或三只舢板拼装起来的。一般渡口搭有窝棚,人称“摆渡房子”,从此便形成了张荒地渡口。最初摆渡是用竹竿撑的,因为辽河最深处有5米左右,大多地方是1至2米,接着换成木橹,后来又换成缆绳牵引,既在河两岸各埋一个木桩子,木桩上系绳子,船上人通过拽绳子将人或车摆渡到对岸。文革期间,台安县交通部门从营口买来一艘小火轮,以摆渡行人为主,每次收1角钱,骑自行车的加收1角。
民国期间,水上运输发达,台安县所需的物资和粮食外运很多都经张荒地渡口,张荒地渡口也就成了全县最繁荣的码头,尤其是每年四月十八娘娘庙会前后,是渡口最繁忙的时节。来往船只在这里卸下黄花鱼、毛虾、海盐和洋货,装走大豆、小麦和草帽、刺绣等手工艺品。当地农民,除了种地之外,还有不少赚钱的机会,男人到渡口上扛袋子、拉纤、领航、搭设码头和货场,女人把冬春两季里积攒起来的纺织、刺绣等手工艺品拿出去卖。
那时,辽河沿岸是一马平川的沙滩,没有岩岸,所以航船的停泊和装卸,都需要搭设临时码头和货栈。上行船除了张帆借用风力之外,还需要人拉纤。纤夫和搬运工作的体力劳动消耗之大难以想象,一个纤夫,每天要在沙滩上或泥泞里跋涉至少七十华里,一般搬运工,每天要扛着二百斤重的盐袋子往返数百次。每天在渡口停留的商船多达百余艘,于此可常见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壮观场景。
管理河道航运的民间机构叫“经济房子”,来往船只的装货、卸货、分销、收购以及雇佣纤夫等事务,都由“经济房子”中介,鼎盛时期有五六家。繁华的渡口更吸引了统治者的目光,张作霖在新民县巨流河设立了河防营,在张荒地渡口设立了河防六局,委任娄家忱为局长,有营兵50多人,在收取税费的同时,负责保护辽河渡口的安全。张荒地渡口由此名声显赫一时。
伪康德八年(1941年)8月1日,张荒地渡口设立了粮食分局、警察派遣所、斗捐局、经济坊等机构,共达6处之多。国民党时期,河道淤塞,河流日衰,但张荒地渡口依然存在,并且成为战略要地。解放后,张荒地渡口重新回到人民手中,交通管理部门设立了张荒地渡口管理所,渡口规模和摆渡方式也不断变化,由最初的人力摆渡发展到铁索摆渡,而后又架设了木质浮桥,直到架设水泥船浮桥。1991年8月,张荒地辽河大桥竣工,全长1505.64米,是当时辽宁省最长的公路桥,“一桥飞架,南北通途”。由此,张荒地渡口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台安文化旅游》